公共交通與TOD
以上關於道路、交通的設計其實主要針對的是物流交通,因為對於一座運行有良好公共交通系統的城市來說,通勤交通產生的小汽車非常少,反倒是垃圾車公交巴士這類公共服務車輛更多瞭。這一部分,就介紹我的公共交通系統佈置思路。
公交系統
遊戲中提供瞭地面列車、地鐵和公交巴士三種公共交通方式。和現實中一樣,地面列車運量最大、穩定、距離長、速度快,但是加速減速距離長、頻率慢;地鐵運量大、穩定、距離較長、速度較快、頻率快;公交巴士運量小,速度慢,受道路交通狀況影響大,但是使用靈活。
因此,遊戲中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和現實一樣,地面列車承擔長距離運輸,地鐵承擔中長距離運輸,公交巴士承擔短距離運輸。最終結合起來,可以進行如下圖中的安排:
黑色為地面列車線,黑色方塊為火車站;藍色為地鐵線和地鐵站,紅色為巴士線,綠色為巴士線服務的社區。至於站點間距,遊戲中的距離實在難以描述,我就以現實中的站點間距給大傢作為參考吧:
巴士站間距500-700米,地鐵站間距1000-1500米(中心區)、2000-3000米(近郊區),地面列車站間距2000-3000米。三者之間大致呈這種兩倍關系。
如此佈置的公共交通系統思路在於,充分利用軌道交通的大運量、穩定特點,將其作為公共交通的主力;巴士運量小但是靈活,將其作為輔助方式,覆蓋軌道交通無法覆蓋的地區。曾看過一個帖子,樓主(也可能是層主)說他的巴士線路的唯一作用就是“讓乘客去坐火車/地鐵”,這也是這種公交系統的最好寫照。
在我新建圖中這片城區時,為瞭使鐵路更好地放置在城市中 ,我采取瞭這種中央大道內嵌鐵路和地鐵站的方式。然而,弊端就是這條中央大道就像一條河一樣分割瞭城市,兩側聯系變得很難處理。
而在現實中,這種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公共交通系統被集聚式城市廣泛使用,東京以地面列車為主,香港和新加坡以地鐵輕軌為主,這些被稱作“公交模式”。
另外,與這種公共交通系統相適應的用地佈局將在下一部分講到。這種公共交通與用地佈局的緊密結合,就是TOD的基本理念之一。